股票配资正规吗 进入新的时代,广东美术如何勇立潮头?
3月1日至2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股票配资正规吗,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广东美术馆承办,广州美术学院、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协办的“全国美术论坛·广州”(以下简称“全国美术论坛”)在广东美术馆(白鹅潭馆区)开幕。以论坛为契机,与会专家聚焦中国和广东美术创作实践的新现象和新课题展开交流研讨。
“全国美术论坛·广州”在广东美术馆新馆开幕。
主办方介绍,全国美术论坛旨在进一步构建完善中国美术话语体系,充分发挥美术理论、评论在引领创作方向、催生艺术精品、提升全民审美素养、塑造时代风尚中的重要作用。本届论坛致力于拓展新时代中国美术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加强当代美术理论的建设,加大对艺术创作的推动与指导力度,发掘和培育一批美术理论与评论人才。
今年以来,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爆火出圈,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技术狂飙突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发展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各行各业。“在全球化与在地性、技术理性与人文精神、市场逻辑与审美价值的多重张力下,我们迎来了诸多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屈健在论坛说。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面临着文明形态演进与民族文化复兴的双重契机,广东美术应如何坚持守正创新、勇立时代潮头?3月1日,南方+记者深入采访来自全国多位美术名家学者,探索新时代广东美术高质量发展之路。
“美术创作要投身时代生活”
“新时代美术”是这次论坛的“关键词”。“今天的美术创作要更多的投身时代生活,立足中国大地,展现时代主题。”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开宗明义地说。
如何处理艺术与科技之间的关系,成为与会专家不约而同关注的焦点。“如今,AI技术就像‘马良神笔’一样,只要输入指令就能让画作迅速生成。”范迪安不无感慨地说。“AI技术对普通创作者来说是很好的帮助,对天才来说却是束缚。”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尚辉也如此直言。
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尚辉在进行主题分享。
面对技术理性与人文精神的巨大张力,艺术家对自身使命也有更清晰的认识。尚辉表示,业界人士可以大胆尝试AI技术,但不必过度迷信和依赖,“因为艺术是和人有关的表达工具,当离开人的时候,艺术的意义就不复存在”。
“我们要相信AI技术始终无法代替艺术家的个性表达,毕竟艺术最根本的动人之处在于生命个体对世界的感受。”范迪安补充道。
要创作出动人的美术作品,就必须扎根现实生活,切入时代肌理。“我们观看画作不仅仅是看好看不好看,更重要的是看它与时代的联系是否紧密。”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委员郑工指出。
他尤其关注全国美展获奖作品表现出的新视角:“无论思想观念、生活体验和艺术表现,这些青年美术工作者都与他们的前辈有显著不同。他们正在通过新的观察角度,敏锐地描绘现实生活,这需要引发美术界的新思考。”
中山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杨小彦进一步指出,艺术向本土化和在地性转化,也是“新时代美术”的重要方向之一:“我们需要逐渐剥除外来艺术的生硬部分,使艺术的‘现代性’更加契合民族文化的原生态。”
交出新时代的“岭南答卷”
那么,面对新的时代发展浪潮,广东美术界又应如何“接招”?岭南画派的传统成为美术名家关注的“活水源泉”。
“自岭南画派以来,广东美术始终引领艺术潮流。”郑工认为,从“二高一陈”到关山月、黎雄才,再到油画领域的伍启中、陈衍宁、汤小铭等人,广东美术一直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力。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教授蔡涛也表示:“岭南画派艺术家有着开阔的文化视野。”
关山月《绿色长城》(关山月美术馆藏)。
广东美术馆原馆长罗一平认为,广东作为中国美术创作的重要阵地,应该采取“深耕传统”与“科技赋能”双轨并行的策略,“这样既保留了岭南文化的独特基因,又为其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事实上,在数字人文时代,岭南画派的精神基因也在经历“赛博化”蜕变。例如,2022年,艺术家吴超的AI水墨项目《神经漫游》,通过机器学习分析居廉作品中的水分扩散模式,生成具有岭南特色的动态数字水墨。
此外,岭南画派“折衷中西、融汇古今、关怀民生”这一文化理念,对今天广东美术家仍然带来深远影响,“岭南画派绝大多数艺术家都会试图通过自己的作品揭示人类生活的现实基础,并引导人们关注社会中的具体问题。”罗一平说。
黎雄才《井冈山朱砂冲哨口》。
在去年的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广东省整体入选和进京作品数均排名全国第三,并有三件作品分别获得金、银、铜奖,更在中国画门类获得历史上第一个金奖,实现零的突破。
三件获奖作品都反映广东美术家扎根现实、紧扣时代脉搏的精气神:罗玉鑫的金奖作品《休戚与共》展现极地生态同时,呼吁人们关注生态保护;沈璐的银奖作品《旌旗》,生动地呈现了青海藏族牧民群体的生活;冼一凡、冼子予的铜奖作品《点点繁星》则以冼村人的本地视角呈现广州繁华夜景。
近年来,广东美术聚焦“大作”“大家”“大展”三大工程建设推动育人才、铸精品,结出累累硕果。范迪安称赞三大工程建设“特别富有战略性、前瞻性,也具有相当鲜明的现实性”。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林蓝介绍,省美协今年正在筹办第九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香港复展等重磅展览活动,组织实施“广东改革开放实践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第二期孵化主题性美术力作,同时通过撰写《广东美术七十年》、拍摄《广东美术七十年》纪录片、建立广东美术大家档案,做好广东美术大家研究宣传。
“从上世纪90年代的实验水墨、广州三年展到亚洲双年展,广东不断在打开面向世界、面向亚洲的新视野。多元文化的交融与创新也将为广东美术开拓更广阔的前景。”郑工对广东美术的未来充满期待。
专访
林蓝:为“新时代美术”培养中坚力量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林蓝。
南方+:作为今年广东举办的首个美术盛会,您期待“全国美术论坛·广州”对广东带来哪些成果?
林蓝:作为全国美术理论界、评论界重要的学术品牌,全国美术论坛一直积极促进广大美术理论工作者聚焦中国美术的历史传统与当代表达,建构富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推进美术批评对艺术创作的指导和引领作用。我们期待,论坛有效地引导广东美术界更踊跃地参与到新时代中国美术理论体系建设之中,更好地提升广东美术评论的质量,促生更多精品力作,从而推动广东美术事业高质量发展。
南方+:在您看来,“新时代美术”具有什么特征?当代青年美术工作者应如何满足时代的需求?
林蓝:我认为,“新时代美术”不仅呈现出多元创作生态,更彰显出一股青春郁勃的创新创造活力。“80后”已成为第十四届全国美展金奖获得者的主体。《黑神话:悟空》《哪吒2》席卷全球的热潮,更展现出当代中国青年美术工作者的巨大能量。无论是在美术创作中,在中国现代美术理论建构中,还是在城乡设计实践天地里,青年美术人才均显现出强大的实力、甚至成为主力。
《哪吒2》海报。
青年是事业的未来,人才是文艺事业的“第一资源”。随着“国风”“国潮”的兴起,传统手工艺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亟需批量优秀青年工艺美术人才。以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为核心的“三新”经济的发展,也对专业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提出新需求、高要求。因此,完善中国美术中坚力量的体系化建设,是推动“新时代美术”建设的当务之急。
十多年来,中国国家画院、广州画院和广州美术学院通过“广州国家青苗画家培育计划”,培育青年画家400余人。“青苗”作品也在这次全国美展大放异彩,共入选93件作品、其中9件为进京作品。接下来,广东应该将“青苗计划”模式升级扩版,打造国家级青年美术拔尖人才培养平台,同时多方联动打造地方性青年美术拔尖人才培养平台,持续开展纵向与横向合作的青年美术拔尖人才遴选、培养工作,进一步夯实人才厚度。
南方+:去年,广东在全国美展取得历史突破。全国美展之后,您认为广东应树立怎样的新目标?
林蓝:去年夏天,广州时隔35年再次承办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展区,迎来数十万人次实地观展,掀动城中文艺热潮。省美协近年一直以“大作”“大家”“大展”三大工程推动广东美术高质量发展。这次全国美展我们能够实现“努力做一届好的展览、推出一批优秀的作品、发掘一批有潜力的作者”这一目标,正是三大工程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接下来,我们将以广东省美协为轴心,以广东画院、广州美院、广州画院、广州雕塑院“四院”为中心,以21地市的美术创作力量为基础,打造金字塔式的广东主题美术创作矩阵。我们还将继续倚靠粤港澳大湾区近30万平米的公立美术馆群,以“大馆”为“大作”“大家”“大展”提供良好平台,共同推动广东美术的高质量发展。
采写:南方+记者 赵媛媛 杨逸
摄影:南方+记者 仇敏业股票配资正规吗
- 上一篇:配资炒股利息 民国十大汉奸,谁最该千刀万剐?_南京国民政府_日本_张景惠
- 下一篇:没有了